談起家的經驗,對每個人來說感受與滋味相當不同,酸甜苦辣伴隨五味雜陳,有的疏離又陌生,而每個人準備好面對、討論的程度也不同,在諮商中大部分的學派普遍重視一個人過去成長的經驗脈絡,所以經常會有原生家庭經驗的討論,在諮商的覺察過程中,我們有機會慢慢發掘過去家庭成長背景對我們的影響,並且從中看見塑造自己的部分過程或原因。
「原來不知不覺複製了父母對待自己的模式到現在的親密關係中。」
「原來不是我不夠好,而是從來沒被這樣愛過的我,不知道自己原來可以擁有這樣的愛。」……
我們抽絲剝繭家庭對我們的影響,裡面可能有照顧的滋養、有未滿足的遺憾、有不滿、有羈絆…等,其中我們會發現原來與父母的關係對我們的人格形成這麼重要。
那然後呢 ?
從諮商中,我們了解家庭對我們部分的影響,似乎為自己的狀態找到一個可能解釋的原因,但接下來更重要的是,在理解後,不將責任拋諸在家庭上,家庭不是原罪,父母也不是需要扛下所有責任的代罪羔羊。
事實上,我們對父母的期待太大了。
從瑞士心理學家榮格(Carl Gustav Jung)的理論來看,爸爸與媽媽是大部分人類成長中,最重要的兩個原型角色,從人類一出生到世界上,就依賴著父母的餵養、資源給予來讓自己成長、茁壯,所以在人類的文化傳承中,對父母存有美好又龐大的期待及偉大的想像,例如父母應該要能給予我要的、應該要能理解我、包容我,為我們遮風擋雨…等的期待,而這樣的期待與想像讓我們忘記了「真正的父母,他們其實也是一個人」。
我們容易忘記父母也是「人」,他們有自己的成長經驗,自己的感受,很重要的是,他們也有自己的限制。「父母這個角色」對他們來說也是一個未有過的角色經驗,當我們能夠有意識的理解父母不是、也無法全能的滿足我們期待的時候,我們開始能夠將他們從心中的神壇上請下來,用「身為一個人」的眼光看見他們、與他們相處。
嘗試用「人」而非父母的眼光與他們相處,讓我們有機會看見他們本身限制背後的人生故事,當中也是充斥著不容易的歲月與辛苦,原來我們內在一些對父母的不滿或情緒,是來自對於「父母角色」的期待。
沒關係的,我們擁有滿足自己需要的期待很正常,這些期待可以存在,只是我們學習將它從父母身上收起,放回自己身上。
那,我們該怎麼將期待收回,然後放回自己身上呢?
意識到自己已經長大。
我們不再是過去那個不會自己吃飯、迷路回不了家、沒有大人就失去生存能力的小小孩,現在長大的我們,不管目前有沒有經濟獨立,我們都有打理自己生活的基本能力,知道迷路可以查網路或問人、經濟上找打工機會、知道自己對關係的喜好來建立自己的人際支持…等,我們其實有能力在生活中為自己找到資源。
小時候的我們需要期待、依賴著父母,這攸關我們的存活,
但長大後的我們,不需要。
意識到我們有找資源、照顧自己的能力,我們可以試著回過頭來對父母這個人產生一些「好奇」,是甚麼樣的故事或經歷讓他們成為現在的模樣?
別忘了,我們在探詢自我或是諮商中開始了解自己,在了解自己的過程,我們也某部分長出理解自己、他人的能力,而我們經常忘記將這個能力放在父母身上。對父母的故事感到好奇,我們有機會看見他們的人生、理解他們也有限制,這是一段不容易的路,但漸漸的,父母會從我們心中的神壇上下來,而我們自己的期待,由我們自己給,那會是一個真正「長大」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