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考公職」,大多數人的想法都是,很難考,但是很穩定,如果不知道未來要做什麼,也還算會念書,可以去嘗試。
渴望做自己喜歡的工作
前陣子和一個正在準備公職的朋友聊天,他說,他唸到覺得雄心壯志,覺得整個政府都該歸他管。雖然是開玩笑的,但是聽得出來,在準備考試的過程中,他的心和閱讀的內容是有共鳴的,我聽了很振奮,這才是公職本身的意義,想要為國家政府盡心。他繼續說道,他覺得自己很怪,因為很少人跟自己相同,而自己的特例可能來自母親—身為一位數十年資歷的公務員,他的母親非常喜歡自己的工作。
這讓我思考到,原來一份大家覺得只是為求穩定的職業,也是有人能樂在其中,更別說許多助人工作、創作工作,更常聽見他們是為了熱情使命而努力。在一份研究當代華人工作價值觀的文獻中也提到,1980後出生的千禧世代,在工作的追求上更希望能結合興趣、實現自我,而這樣的價值觀早就和他們的父母不一樣了。
知名網路紅人HowHow曾經在Ted演講中提到:「有沒有一份工作即使很累,還是笑著把它做完,然後繼續期待明天的工作?」對他而言,他就是享受其中的例子。但是對大部分的人來說,簡直就是可遇不可求,所以在茫然的情況下,為了讓父母放心,給身邊“關心自己的人”一個交代,就選擇了公職這條路。
誰在影響我們做生涯選擇?
其實,在生涯道路上的選擇,的確會受到身邊的人、外在環境影響,著名的生涯金三角理論(Swain, 1984),便提到影響生涯抉擇的三大因子:個人、資訊、環境。其中最難掌控的就是「環境」。舉凡家庭、師長、同儕、伴侶、重要他人,甚至是領域趨勢、社會發展脈動、機緣命定等,通通都會左右我們的方向。以台灣1980後的世代來說,找不到自己要什麼,或是不敢做自己喜歡的事,歸因在教育制度的缺漏、家人的傳統守舊、台灣人的宿命,都很有道理。
就是一路從「不知為何要讀書」到「不知為何要工作」,已經習慣被巨大的「環境」因子控制的我們,早就忘記最能被自己控制的因素—「個人」。當我們看到別人能將職業與興趣結合時,心中的羨慕與無奈,是否總是不經意的湧上心頭?
知道自己喜歡什麼,隨時等待機會
雖然環境已經推著我們走到這裡,但只要我們開啟「個人」因子的探索,什麼是我們的興趣?做什麼事情會感到特別滿足?成就感?再加上「資訊」的蒐集與打聽,終能有機會等到金三角剛好都配合上的時刻。可是往往我們最怕的就是打開自我探索的大門,因為那是一條太不熟悉的路了。
華人生涯大師金樹人曾說:「對我們傷害最大的,是身體在做一件事,意識在做其他的事」。自我探索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永遠都在往和意識反方向的地方走。
唯有鼓起用氣探索自己內心所愛,才能將阻撓因子化成看得見的魔王,突破關卡,可能很辛苦、很需要時間,但絕不會是想像中的令人恐慌。就像當你突然需要買假髮(可能以前從來都不需要),才驚覺原來家附近就有間假髮店;很多時候,不是沒有資源、不是沒有解決方法,而是你還沒有鼓起勇氣去聆聽它的呼喚。
PS.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