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發生了一起情殺案件,地點就在我國的最高學府,一名即將初出社會的張姓男子、一名就讀碩一的謝姓研究生,兩個被社會認為經歷過高知識殿堂薰陶的年輕生命,在激烈的爭吵下以潑酸的方式為爭執強行劃下句點。
接著媒體開始以聳動的標題、脈絡清晰的圖表、誘人眼球的影片抓住大家的目光,討論著事件的始末、可能的原因,甚至開始分析加害者的家庭背景、成長經驗,不斷播放雙方父母的氣憤、心碎、自責等言論⋯⋯整個事件在混亂中開始、在混亂中結束。
不曉得看到這樣的現象,會不會讓你想起幾個人,像是鄭捷、林奕涵、小燈泡⋯⋯,在這些事件發生後,不論是加害人還是被害人,都會被媒體以幾近誇張的方式無所不用其極地找出生活中的蛛絲馬跡,穿鑿附會地形塑各種可能的原因、加害人有什麼樣的成長經驗、人格特質導致了悲劇的發生。
有安全感,才有踏實的生活
我想會有這種獵殺式的“抽絲剝繭”,除了媒體對收視率的要求外,還有一部分來自於我們對這個世界的不安,我們通常都習慣於假設自己所處的世界安全,但當這些讓我們無法理解的事件發生時,不僅帶給我們對於生命價值極大的困頓,也打破了對於外在安全感的假設,因為『原來這個世界跟我想的不一樣?!原來一個人並不是表面上看的單純?!』,因此我們窮追不捨,想要在這些混亂中找到自己可以接受的答案,讓自己失調的認知系統可以回到平衡,鞏固我們原本安全的信念,像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只要壞人付出代價,我相信我的世界依然安全』,這種聲音與我們所需的安全感相互呼應⋯⋯但,真的是這樣嗎?
當這些事情不斷勾起我們的不安,因此我們只好藉著找出理由,證明這些犯錯的人“非我族類”,將自己與這些人進行切割,來切斷我們與不安的感受,而這樣的切割也切斷了我們與他人的連結,更讓自己越來越置身在狹小的不安全感中。
身為一個助人工作的學習者,當我看到類似的情殺事件時,都會想著是什麼讓滋養心靈的美好愛情如今成為一片焦土?是什麼讓曾今浪漫的追求者如今成為眾矢之的?如今的花謝當初有怎樣的花開⋯⋯如果仔細細想,就會發現事件未必如我們想的簡單,可能的原因也並非我們只要群起攻擊、大加撻伐相似的族群,就能避免事件再次發生。
我很喜歡後現代主義中的社會建構論,他所強調的並不是事件如何的發生,而是每件事情都因為我們看他的角度不同而有不同的詮釋,如同一個作弊的學生,可能只是一名為了討好父母鋌而走險的小孩;一個外在看來好逸惡勞的繭居族,可能只是一名對外在環境抱持恐懼而無法出外接觸人群的單純青年;而一名被社會大眾直指為恐怖情人的少年,可能是每天在過去的美夢與此刻的心碎拉扯的衝動男子⋯⋯在不同的角度下產生了不同的心情故事,而真正有權利詮釋他們的也只有他們自己本人。
再多資訊對於事實的描述也都只是二手資料,只能讓我們知道發生了什麼“客觀事實”,但當事人究竟經歷了哪些事件、產生怎樣的心情,恐怕只有當事人有權利去敘述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件,其他所有的可能都只能算是整個社會需求下的補償。
不同角度帶來不同世界
許多事件的發生,可能是整體社會氣氛、有缺陷的家庭功能、個人發展上的不適應,環環相扣地累積而爆發的結果。有多少父母在女兒情竇初開的年紀開始學習跟女兒聊過性、說過愛?有多少人在看到身邊的人遭受到霸凌時沒有選擇靜默?而我們又有多少人,在我們身邊的人看似悶悶不樂時關心過他們的心情?甚至是是不用自己的角度去評論,只是簡單的陪伴傾聽。
悲劇的發生無異於表達了我們的社會生病了,有很多角落需要溫暖與關懷,我們也並非自己想像的無力做什麼,至少先照顧自己內心不安的感受,並練習從主流媒體的眼光中抽離,重新把我們的雙眼貢獻給愛,在身邊的人有需要的時候,一句溫暖的慰問,也能將彼此串連在一起,找回安定自己與他人的力量,重新發現生命的寶貴與美好價值。
我也期許自己在一次次外在的起起落落中,練習滋養自己,不要失去對人的寶貴與關懷,相信花謝之後必有花開。
相信花謝必會花開,在愛與滋養中綻放
PS:此文無關對錯,只願珍惜彼此
圖 出自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