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記得以前大學時期參與學校社團舉辦給偏遠地區國中生的寒暑假營隊,來參加營隊的孩子們其實也算天真可愛,即使有幾個孩子特別好動,但也還算聽話,耐心的要求孩子守規矩,孩子仍然願意配合,但孩子們之間總還是會有些許的衝突與摩擦,此時大人們雖然第一時間介入,讓孩子們不要有進一步衝突,但當時的我總覺得雖然平息了衝突,可是沒有促成機會教育,讓孩子們能學習到面對衝突的正確態度往後孩子們再次面對衝突卻沒有大人來保護時,那孩子該如何去面對?
然而反思我自己的受教育歷程,其實一直以來都沒有得到相關的教育,我們的教育環境對於人際關係的培養是比較不注重的,自然也不會去教導學生處理人際衝突,記得自己國中時,班上轉來一位男同學,一開始同學對他的態度也算友好,會一起打籃球、聊天,但或許是他與人搏感情的方式不那麼恰當,常跟同學炫耀自己很會打架,甚至會開玩笑的挑釁對方,反而讓周遭的人感受到被威脅跟羞辱,久而久之同學們開始疏遠他,後來他還沒畢業,就從這個班上離開,在這個男同學逐漸被排擠的時間,在我的印象中,老師們處理的焦點主要是放在男同學的升學問題,但是他真正的問題很可能是人際相處的能力,這點一直很可惜的在他離開這個班之前都未獲得解決。
而我國中畢業以後曾短暫的就讀體制內高中,後來不願順從升學主義,轉學就讀於體制外高中全人中學,然而在這樣一個盡可能去除掉規則制度,強調自由、自主、師生平等的學習環境裡,學生與學生、老師與老師之間的人際關係衝突反而更加劇烈明顯,連同我自己在內,有不少學生都面臨人際議題卻只能透過學校的學生自治會處理,卻未能找出雙向溝通的方法,也不曾見過有師長協助學生之間進行溝通,並教育學生如何因應人際衝突,從我在體制內外就讀的經驗,我認為我們的教育領域或許開始反省填鴨式教育的影響,並努力擺脫填鴨式教育導致的思想僵化,但就衝突因應的能力,許多學生仍沒有培養出面對衝突情境時,該具備的態度與應對技巧。
隨著我大學畢業後工作的這幾年才發現其實不只是學生們需要學會因應人際衝突能力,事實上我們許多人從小就沒有得到相關的練習機會,而許多人對於表達自己的內在感受、維持人際界線、避免以暴力回應暴力、養成同理能力、表達自我的需求等觀念都只是有粗淺的概念,不見得能具體實踐,我們的學校教育其實可以為孩子們做的更多,不只是教導學生教育制度規定的學科能力,而是可以進一步的在人際關係能力方面教導孩子如何因應衝突情境。
或許有些成人在社會上行走後已開始意識到自己在人際關係上需要加強,並且企圖教育孩子,然而知易行難,而且孩子需要學會的關係技巧有時與成人是略有不同,我認為孩子們是需要依據其發展的成熟度來學習適當的人際技巧及心態的,而這能逐漸的讓孩子在待人接物上趨於成熟圓融,又不失真誠的態度,同時這樣的學習就如同學校課業一樣,需要老師、家長從旁指導及練習,甚至以身示範,例如,孩子在面對問題而有負面情緒時,接收到師長用同理的態度去傾聽和回應孩子的負面情緒,是有可能使孩子們也逐漸學會用同理的態度來接觸生命中遇到的人,然而很可惜的是在體制教育內外依然很難看到對因應人際衝突能力的重視,但我認為這是可以從我們每一位能為自己行為負起責任的成人做起,來促成改變,而這個過程若找到能提供親職教育又有經驗的老師或心理師從旁協助,或許能減少蜿蜒曲折的摸索時間,使改變的歷程更加的順利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