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習諮商及心理學之後,會發現很多事情,相信大家應該有感覺到我們的社會越來越多元、容易包容別人,但你接受擁有女性特質的男生嗎?喜歡胖子嗎?又或者是不會在路上遇到三寶的時候第一直覺反應“一定是女生”?我們其實活在很多的歧視裡面,雖然我們一直在告訴自己要避免歧視,但其實每個人或多或少有過類似的經驗或是行為,而歧視又是怎麼產生的呢?
每天每天,我們都要接收好多好多的訊息,但如果一一過濾思考每個訊息,一來會延遲我們決定的速度,二來是我們的大腦會無法負荷,為了減輕負擔,加快處理的時間能夠作出有效的判斷,所以我們會使用經驗法則。也就是依據某些事的代表性(樣本數很多)、第一印象或者容易想到的線索來進行判斷,就像是如果你要為朋友買禮物,向店員提到工程師,十之八九的人可能會連想到宅男,然後開始思考這樣的人可能⋯⋯表達力比較不好?整天待在家?沒有女朋友?然後根據這些線索去判斷對方可能需要什麼,會有這樣的聯想有可能來自社群媒體報導了很多相關的案例(樣本數很多),或者是身邊有好幾個這樣的朋友(容易想到的線索)。
當我們將這樣的概念放到所面對的族群,想要用這種“去蕪存菁”的方式來理解他們時,就容易忽略他們實際上的差異,認為他們都擁有相同的信念、特徵,也就是所謂的『刻板印象』,當然刻板印象其實並無好壞,就像是”黑人都喜歡嘻哈音樂“,或者美國影集中很多“東方人都很用功”,聽到“正黃旗等於貴族”等等。
但當一個人對特定團體身份的人因為刻板印象而產生負面態度,就導致『偏見』,像是“老人都很愛碎碎念”,如果說負面的態度還不夠,一個人除了態度之外還出現了不公平、甚至具有傷害的行為,就是『歧視』,例如從此就不要再跟老人說話。
而這個過程中,很容易就產生『污名化』,也就是當人們用一些負向特質給予某一群體標籤,藉此將彼此分別成兩個團體,為了某些原因(例如鞏固自己在所屬團體的地位、增加安全感,或者是出於對另一個團體的不了解而產生的恐懼)而給予對方不公平的對待,最後雪球越滾越大,就撕裂了這個社會。我想最常見的污名化就是網路上盛傳的“母豬”,又或者是某些宗教團體污名化了同志族群,而大家又回頭來污名化所有擁有這個信仰的人。
說到這裡不曉得大家有沒有發現從想法、態度到行為,其實一開始無非也就是我們的大腦為了貪圖方面而對一些『非一般』訊息的一點點“忽略”,但這樣一點點的忽略,卻會失去讓我們真正去了解一個人、甚至與人產生連結的機會。
我有個要好的朋友是同志,在認識他以前,我在主流媒體的灌輸下,以為同志都是豪放不羈、不需要承諾的人,但我的朋友其實就是一個單純渴望一段甜蜜的戀愛,然後跟對方互許終生的人,他給了我最好的示範,讓我知道不該用那些簡便但粗魯的方式去標籤化一個人,他只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純情男子。
有了這次的經驗後,讓我提醒自己不該再依賴我的經驗法則,要認識一個人,應該先尊重他是個獨特的存在,才能進而重視這個人的本質。要了解一件事情,要丟棄那些新聞、網路上整理的懶人包,好好把事情搞清楚,去了解不同的角度,不要太輕易下是非對錯的判斷,當我們去面對這些些微不同的差異時,也許生活也能漸漸產生不同,就像之前的一部動畫<動物方城市>一樣,有一天,我們會學會欣賞差異,共榮共存。
PS:圖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