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我開了關於行動心理師的一個課程,其實出乎我意料的,那是一個蠻受歡迎的課程。三年後,我驚訝於這個課程額滿的速度,一方面大家對行動心理師很想瞭解,一方面也知道很多人目前想要轉換工作職場。
如果你問我開課的原因,我想做的事情只是希望讓更多的人可以在心理學這條路走的更順,或是有更多的人一起合作,一起助人。我是個跨領域的行動這件事情,是我自己傻傻開始往這個方向走,我希望能夠有所成就,但不需要是我的成就,只是想告訴一些心理師,不要執著在心理師的圈子內耗,我們有很多的事情可以做或是應該做;老人、安置、企業、法院、家庭與親職,關在自己小小的諮商室裡面會很專業,但是我們也可以出來嘗試更多事情,外面一樣有外面的價值,助人者最重要的是找到合作的夥伴,幫助自己去做更多的事情。
筆者的碩士論文,做的正好是這方面的研究,就是一個助人工作者對於自己工作最大的滿意度來源會是什麼。工作環境?工作成就感?未來發展?幾個台灣的論文給出了一個類似的答案,第一是一個合作與支持的人際關係,第二才是工作環境及待遇。我自己當了行動四年,撇開在固定兼職或是全職工作的人裡面,其實行動相當的獨立,或是孤單,而這正好是目前台灣心理學界的一個現象--與心理師合作不容易。
因為在外面東奔西跑,我們看到很多系統之間充滿互相的競爭與衝突,畢業後的工作過程中,相互不瞭解或是無法接納產生很多的資源浪費。甚至講的比較實際一點,在心理學基礎的訓練之中,我們也容易有那種被比較或是較勁的意味(誰最符合課本或老師的期待),而這些,都會對行動心理師的工作有影響,因為我們最重要的工作內容就是跟別人合作。我不認為這是很特別的,因為這是我們華人的文化,文人相輕導致很難彼此坦誠接納(總是不對盤的心理師),或是已經功成名就的前輩但不肯退休。
我無意批評這些事情,但是我想說的是這正是我們目前所缺乏的--個人與合作。只跟相同取向或是類似想法合作的人,跨領域當然很困難。
在心理學的大環境下,我們害怕自己跟別人不一樣,所以拼命的練習成為一個符合心理師考試的心理師,但在內心中,我們也很難接受與跟我不一樣的人合作,像是心理師與社工之間的隔閡。
我是個督導菜鳥,也兢兢業業帶過20多個學生,不敢說做得多好或多壞,但我一直認為最重要的觀念是讓學生成為他們自己的樣子,找到自己助人的路。因為受華人文化訓練(洗腦)的我們,不知不覺間會懷疑自己,擔心自己會做不好,就會想模仿某個權威,所以我們更需要發掘自己助人的本質,而不是跟著老師最後失去自己的樣子。我們的諮商訓練告訴我們要看到個案本身,但也告訴諮商師一個標準的"好長相",我想助人的方式絕不會只有一個答案,而是多少人就有多少種助人者的樣子(存在取向的觀念,Corey寫諮商理論現在被台灣當成心理所/師考試的聖經一定也不是他願意的)。
最後一件事,我希望來聽課的你,可以想想自己想要做甚麼樣的助人工作,我不希望你變得跟我一樣,我希望你變成你自己(那個最棒最真的你),這樣,才能產生1+1大於2的效益。
合作的價值,來自於每個人的獨特性。
祝
找到自己助人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