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知道已經過去了,但我就是放不下…。」
「我好像一直在重演某些人際/感情/家庭關係的模式,明明這讓我感到痛苦,也不想要再這樣下去…。」
「這是一件小事,你的反應有需要這麼大嗎?」
有時候,一些事情、經驗已經過去了,卻還是在心中留下痕跡,彷彿它未曾真正過去,也彷彿我們還沒有「走完」它,在心中其實仍有一段路要走。
即使並不是有意識想讓這些過往反覆播放與上演,但我們可能發現,某些經驗持續對我們產生影響,難以被真正放下;又可能,我們隱隱地在重複著某些情緒、想法或關係樣貌,而它們彷彿一部分是來自於過去,並不完全屬於現在。
生命故事留下的感受與能量
在心理治療中,完形學派把這些每個人心中屬於自己懸而未決、未被達成或解決的經驗稱為「未竟事宜(unfinished business)」。
這樣的「未完成」或所謂「放不下」,其實也在訴說在某些過去經驗中,我們身而為人某些很重要的需求並沒有被滿足(如被愛、被尊重、感到安全....),而有些情緒也還沒有機會被好好陪伴與走過。
即使在過程中,你已經盡了所能地想回應自己,做了對當時的你而言所有會做、能做與所能想像到的努力。然而有些東西好像就之中卡住了,也留在我們的心中與身上。
可能碰到特定狀況,我們的許多情緒又再次被喚醒而特別強烈,或者某些特定、熟悉的情緒常常容易出現,如憤怒、焦慮、失落...。
或許,有些從經驗中獲得的結論與相信一直跟著我們,例如關係隨時可能會改變、我如果展現脆弱別人就會離開...。
我們卡住的情緒、能量也可能留在某個身體部位,像是長期消化不良、肩膀緊繃...,彷彿在呼喊告訴我們去留意心中的傷。
生命旅程好像在一張畫布上,增添一個個對我們而言重要的圖像。
身為自己生命創作者的我們,繪製與形塑著這些人事物在心中的樣貌。而那些圖像及故事旁殘留下來的色彩及線條,就好像生命中的未竟事宜。
有時候是因事件使我們產生了好強烈的情感及反應,還沒有準備好要面對與調適;有時候,也許也是故事中的他人及自己都有限制,某些彼此的或自己的需求因此而落空…。
因此,便隨著一個個生命經驗,在象徵著我們身心的畫布中留下痕跡。
陪自己走完這些待續
也想邀請你感受看看,現在生活中一些較強烈的情緒、想法,或是那些難以放下的人事物,背後是否存在著某些更早以前、還沒有走完的經驗呢?
「在別人未能理解與回應我們的時候,我們能不能夠成為那個待在自己身旁,理解與擁抱自己的人?」
以我自己為例,對過往特定一段時間的我而言,所想到能做的僅有透過順應、理解他人,以及略過自身情緒及需求,來維繫生命中的重要關係。在一次反思中,才發現自己將這樣的因應方式持續沿用,放掉對自己的關心與尊重。
我感受著過往選擇如此因應的自己的難過、委屈、無助與生氣,也開始有機會為自己哀悼,並有意識地做出不同的選擇——重視自己。
這也如同繼續行走心中未竟之旅的過程,需要我們真正不帶評價的靠近,並允許自己去感受過往事件中的情感與需求,陪在當時的自己身旁。
就好像面對哭泣或憤怒的小孩,當有一位穩定的大人能夠蹲下並在乎、聽懂他,小孩因為受衝擊而產生的反應便有機會被安撫,也讓生活與感受得以流動。
我們也可以去尋找能夠協助自己將這些「未竟事務」完成的興趣、事業...,又或者是能夠相互支持、同時保有彼此空間的關係,在過往未完成而不段卡住跳針的部分上慢慢前進。
這些因失落而留下的需求,其實在等待著有機會被看見與回應。而在這些過程中,「自己」是那個可以也最需要在那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