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又出現駭人聽聞的隨機殺人事件,一位男子與家人發生衝突後,情緒激動地殺害路旁無辜騎士,最初他自稱有服用思覺失調藥物,近日來又稱自己是解離型人格疾患...。
從過去至今,新聞媒體播報精神疾病患者攻擊殺害他人之事件屢見不鮮,也不難見到假藉或濫用精神疾病之名逃避法律刑責等狀況…對於那些或許難以了解或不被理解的現象,我們可能產生了概括式汙名。
有些人恐懼不安地想著精神疾病帶來的憾事層出不窮,紛紛痛斥「有病通通抓去關起來才不會出來害人」;同時亦有些人理解著,任何族群都可能罹患精神疾病,而眼前被認為喪心病狂的人只是「剛好」為精神疾病患者。這些擔心與想法都沒錯,也都為事實,但為重要且值得的是,一樁樁事件之中是否仍有許多是社會大眾能學習以避免再發生的呢?
面對精神疾病,有很多人理解到的是「務必注意穩定就醫就診且固定服用藥物」,不要沒事出來害人!確實,精神疾病患者若能按時服藥會有幫助;但其中的誤解是:
1.精神疾病患者本人/親屬無法知道且要求就醫服藥
許多精神疾病患者如失智症患者,對於自己「生病」並無太多知覺;而其親屬亦是,且每個人都有其獨立思考與行為能力,許多時候往往無能為力或愛莫能助,又或者其未有足夠資源或管道得到適切協助。
2.精神疾病不是單靠就醫服藥就夠了
每個精神疾病患者都是獨特的,而其對於藥物治療的反應也有所差異,嘗試並尋找「適合的藥物」即為艱辛過程;且藥物雖能協助穩定、控制精神疾病患者的病況,但仍需注意的是,精神疾病患者因病況產生的生活困難及適應壓力,僅仰賴藥物無法真正協助精神疾病患者,其亦需心理及社會人際支持。
3.除了藥物,精神疾病患者需要長期社會支持
精神疾病是大腦的退化和受損,而其不可逆的狀況帶給精神疾病患者莫大的生活困境,其中常見的是:焦躁不安、情緒起伏、事物認知或操作能力銳減、因精神疾病帶來的社會汙名化產生的壓力等。因此僅有藥物,並無法帶給精神疾病患者心理支持,而若能提供友善尊重之彈性環境,對精神疾病患者之穩定將有很大幫助。
近年政府積極修法、新增關懷訪視人力、鼓勵民間服務等,但無論對精神疾病或任何疾病,均需多元專業合作、親屬支持,更需要社會的理解與接納,才能協助其承接社會支持、重建生活經驗、精神復健。願在這社會的我們,都能健康平安。
P.S.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