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我瀏覽網路影片威爾史密斯藉著自身的跳傘經驗來強調「面對恐懼」的重要性,這段談話讓我挺有感觸的。自己從小就對於自我成長類型的書籍相當有興趣,而威爾史密斯在影片中談到的「面對恐懼」,這個概念其實一直常常被自我成長類型的書提及,但不同的是,他並沒有在影片中特別去論述克服恐懼的方法,他只是舉了一個生活中相當平凡的例子,去表達採取行動,面對恐懼的重要性;而且他所說的經驗是任何人都有機會去體驗的,不像靈性書籍中的神祕經驗一般人常難以捉摸,何況威爾史密斯如你我一樣,並不是擁有超常智力的人類,或者輪迴轉世的神聖心靈,他只是你我平常都可以看到,接觸到的人,接納自己對某些事物感到恐懼這項事實,同時也願意去面對內心的恐懼。
這讓我想到這一年就讀諮商研究所,授課老師們不斷要求我們反思、書寫自己的生命經驗,規定每個人要接受心理諮商處理自身的生命議題。在書寫生命經驗的過程中,時常觸及那些我懼於談論、一想就感到痛苦、難受的人際創傷故事,而「面對恐懼」的想法,總是在那個當下,讓我願意伸手觸碰,探索層層恐懼之下還有些什麼,在一次一次突破恐懼的束縛後,對每每碰觸就感到如灼傷一般的創傷故事開始逐漸釋懷,而能從這些故事中獲取自我成長的養分;同時,我在諮商會談中與諮商師的談話過程就好比像是威爾史密斯跟跳傘教練的互動,每面對一個問題都需要經過一段焦慮,內心掙扎著要不要將困擾自己的事情說出口,擔心自我揭露的過程中會要面對那個自己都不願意接納的自己,而諮商師耐心地陪伴等待及適時推我一把,尤其是當我聽到諮商師對我說:「感謝你願意和我分享那麼多內心的困擾」,這讓我免於被聆聽者評價的恐懼,同時也是我安心的來源及前進的助力。事實上,要回頭往內在看,處理內心苦痛之前,首先要面對的就是內心諸多的恐懼。
我想從威爾史密斯的經驗及自身經驗,簡單地下一個結論,來呼應這篇的標題。「自我成長的歷程實際上就是面對恐懼的歷程」,你我一定曾經在書籍中看過類似的想法,但總是容易忘記,因為內心的恐懼會使我們不斷迴避這個簡單的結論,並把面對恐懼提升為特別的事就不再採取行動,且在日常生活中遺忘這件事。但如果我們願意讓面對恐懼成為日常行動的一部分,那我們自然也會在閱讀中發現這個結論在許多領域,例如:心理諮商、靈性及哲學中其實早已經被提及了無數次。
最可怕的事情就是全然的接受自己。 - 榮格
圖片:取自網路
http://365ilovetravel.blogspot.tw/2014/10/blog-post_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