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到學期的結束,我想記錄片段的人事物,慢慢補上與警專學生相處後的看見、反思與學習。"
改著期末考考卷,細細的閱讀卷中的一字一句。止不住臉上的嘴角上揚。
因為,我知道考卷裡記載的,不是「應該」要有的答案,或「正確」的解釋。而是學生如實的記錄並整理著自己的反思與洞見。
有關於其如何走在「警察」這條路上。
有關於其如何有意識的為自己的生命選擇並負責。
這些無關乎對與錯,無關乎「呈現真實的自己」是否會被評價。
【之一】心,能否速成?
還記得第一次上課的時候,被問了許多問題。
「老師,你幾歲?」
「有沒有男朋友?」
「心理師在幹嘛?」
「你能不能看一個人的穿著,就判斷他是怎麼樣的人?」
「你怎麼看待鄭捷的?」
「你是不是能看穿我現在在想什麼?」
說真的,內心忍不住翻了許多個白眼。(撇除我被調查身家背景的狀況)
我是人,我是心理師,我不會算命,不會讀心術,更不懂得靈性。我需要與人有「真實」的互動後,才能夠有機會靠近、了解其內心的想法和狀態。
這學期,我在警專擔任心理學的授課教師。我沒有所謂的教科書,譬如:普通心理學、發展心理學等書籍。我帶著「阿德勒心理學講義」、「卡謬的異鄉人」與「太宰治的人間失格」,開始了第一堂心理學課程。
許多人對於「心理師」、「心理學」的期待,是期望能透過「專業」來解密、剖析人性。我把這些「期待」稱之為「想了解他人」。而每個人對於「想了解他人」的意圖,皆不太相同。譬如:「為了避免被欺負、受傷害,因為太害怕了,想要破除些神秘感,掌控些規律的互動狀態,而期待了解他人。」
不論了解他人的意圖為何,了解他人前,更重要的是了解自己。若連自己都不瞭解了,該如何去理解他人的世界與主觀經驗為何呢?而單就「表面」與「行為結果」來判讀一個人,是危難且危險的。
阿德勒去年(2016年)在「各大書店」非常的火紅,有的人喜歡阿德勒所帶來的「勇氣」與「鼓勵」;
有的人喜歡阿德勒的「目的論」(相較宿命論而言);有的人喜歡阿德勒溫暖而堅定地把一個人整合為一個有機體,而非拆成細碎的面向來理解人;有的人喜歡阿德勒正向的看待教育之意涵與「實踐」教育理念;有的人喜歡阿德勒之「被討厭的勇氣」來劃分情緒、認知與人際界線。
阿,總之,阿德勒火紅的原因有很多種。
而我之所以選「阿德勒本人寫的阿德勒心理學講義」作為上課用書,是因為阿德勒清楚的說明一個人如何形塑出其「人生風格」與「人生目標」,而這會帶領並影響著一個人以什麼樣的姿態走在人生的道路上。
我希望藉由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理論,從探索「原生家庭」、「家庭星座」、「人生風格與目標」、「自卑感」、「自卑情結與優越情結」、「社會、教育、文化與環境」等面向,帶著警專的學生「自我覺察」。嘗試藉由阿德勒理論來理解自己為什麼會是現在的自己。
而阿德勒帶來更重要的觀念是(阿德勒心理學講義,p.34):「人生的重點並不在於一個人遺傳了什麼,而是他如何處理他的傳承。」此為阿德勒所謂的「改變」,亦即阿德勒之「行為目的論」。
我們隨時可以改變,決定自己要以什麼樣的方式過生活。包含我們也可能放棄選擇,「選擇」繼續停留在自己不喜歡的樣子,這也是一種選擇,而「放棄」選擇的行為背後,亦有其目的在。至於「卡謬的異鄉人」與「太宰治的人間失格」,姑且不論故事的真實性與其所想表達的意涵,兩本書都非常真實的描述人性與描寫「人可能會經歷的」苦痛與處境為何。
我相信存在的本質有其辛苦之處,我不會告訴一個人要「正向思考」,要「往好處想」,我認為覺察並接納生命中有其「不太舒服」的面向,是重要的,且是一輩子要學習如何與其共處。把力量放在「接受」而非「抗拒」和「逃避」痛苦的存在,或許(改變與舒適))會比較快。
好吧,回歸到之一的question,心,能否速成?
若以阿德勒在「阿德勒談人性」這本書所論述的觀點來看,「人類的心靈生命,由個人的目標決定。心靈是多種力量運行的綜合體,它們發展的源頭相同,努力朝單一目標邁進,就是所謂的目的論。這種追求目標的行為,屬於一種適應的表現。」
如果,心靈是如此的複雜,且需透過層層的覺察與探索,看見不同個體之行為目的論為何,並且要去理解其獨特之行為目的論能否協助其適應社會與環境。那麼,了解自己與他人的心,豈能速成呢?
參考資料:
阿德勒(2016)。阿德勒談人性。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阿德勒(2015)。阿德勒心理學講義。臺北,經濟新潮社。
岸見一郎、古賀史健(2014)。被討厭的勇氣: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教導。臺北,究竟。
太宰治(2010)。人間失格。臺北,新雨。
卡謬(2009)。異鄉人。台北市,麥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