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視這次所推出改編的電視劇,就像揭開了台灣父母內心最深處那個共有的偏執與潘朵拉的恐懼盒子,是我們心中很難面對的那個部分(我自己也是兩個女兒的爸爸)。就像在預告片推出之後,留言內容已經上升到反同、錯誤示範、以及更難管教孩子的那個想像。
以台灣的現況而言,大家對如何成功這件事都焦慮到疲憊了,家長的論戰,紛紛出爐的各種對劇情渲染的擔心。
政府、家長、孩子,每個人都在這樣的顛沛流離中失去自我,充滿惶恐。
你看看因為教改而出來的爭議,以及這幾年的實驗學校就學人數(暴增到一萬人)就知道了。
這時,擔心太多反而失去了意義,所以公視在播放之前建議大家有需要可以找人聊聊。
好好談談自己內心生活中的害怕與恐懼,希望在這些討論中可以讓彼此的關係產生好的連結。
我想說的是,這部戲談的就是一個人生的目標,一個想要成功,想要有價值的人與社會的關係。這個價值沒有錯,但是達成的方式卻被設限的很單一…找個好學校、好工作、組建個好家庭。為了這個目標,我們努力、拚搏,遭受失敗與痛苦。這個單一的選擇困住了我們好久,我們想要被認同、被接受、被愛,卻困在一個標準答案的框架下面,失去了自我,卻又想要把自我重新找回來。
這不是一部批判與責罵社會的劇,這更接近一個真實的科幻紀錄片,紀錄人性內心面對恐懼的那個部分,特別是有一天當上父母的…..自己。雖然很多人覺得有點暗黑、難以接受,但就像作者自序中所說的,如果你覺得每一個故事都讓人不舒服,那麼這些不舒服、難過的生活,就是每天發生在我們社會中的常態生活。
我們都知道,父母(或小孩)可以在這樣的過程中有些改變,但我們也知道,某些改變對大家來說都很困難、不容易,因為這個社會就是看外表、看學歷、看金錢,我們雖然不認同,但也只能默默的接受。
因為人…並不完美而且有自己的限制,
我們就是從懷抱著雄心壯志的小孩子,慢慢打磨、放下夢想而變成現在圓融的成人,或是父母。我們都期待被接受,渴望成功,害怕恐懼著自己的不完美中,長大成人。
我很喜歡這個標題,<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因為每個人都需要為自己的人生找到出路,不管是辛酸還是苦楚,花上數年的時間與糾結,心力都耗在面對內心恐懼的害怕上,然後仍然頑強的前進。所以不該讓過去的痛苦來決定現在的道路。我們需要的是一起面對這個讓人煩心的社會標準,好的、壞的、成功的。
家人永遠對每個人來說都很重要,父母與孩子的同盟或是同一陣線的連結,才是真正能面對恐懼的方式。
在這之前,我們需要更了解彼此的差異或是堅持,就像是面對新的挑戰一樣,父母與孩子真的就是兩個不同世界,我們需要的是合作、了解、協調,就像是我在做諮商工作一樣,投入理解不同的世界之後,學著放下身段,聽聽對方的想法與心聲,別急著教育他什麼是正確的。我們才能放下控制與焦慮,一起面對人生。
PS.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