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度全國調查 台1/3兒童有精神疾患>,這是一個讓人很驚嚇的數字跟標題,也讓人開始會想要重視關於兒童精神疾患這件事,這是一件重要的好事,另外,我也知道這個研究動用了數個兒童精神科的醫師及台大專家學者,但是我當然也擔心這篇文章造成了很多大家的擔心跟害怕,最近聽到一些聲音:
“我在學校的孩子是不是周遭都有精神疾病?”
“我孩子有狀況,是不是生病了呢?”
“在學校發生事件了,是不是有人應該要去就醫?”
所以有些值得闡明之處,讓我一定要寫這篇文章。
!!!以下5點是專業文,不想看專業文請跳看結論!!!
1. 何謂生病!?
首先,我自己是兩個孩子的父親,我也很擔心這件事,但是我希望我們用一個不同的觀點來看看所謂的兒童精神疾病,這也是我們需要知道的,就是關於疾病這件事情,很多時候我們在討論的病,在這篇文章中,是”任一”精神疾病,而他所遵守的就是dsm-5(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如果所有精神疾病都含括,內容是相當廣泛的,在dsm-5改版的時候,就曾經有過這樣的呼聲—幾乎所有人都有病囉??因為改版後的內容把所有可能狀況都廣泛列入,當然也就容易符合標準。就像把所有生理上的疾病都列入的話(例:感冒、蛀牙、香港腳等),幾乎大多人都正在生病中。
2. DSM-5的相關
這是精神疾病主要的判斷依循標準,我在念書的時候,就聽老師說過DSM的相關,他是高相關值約0.6的相關,意思就是判斷病症的正確率(決定係數)大約是36%,所以在判斷上,假如你用DSM的標準說10個人有某精神疾病,實際上正確率大約是3個半,剩下的6個半就是判斷不正確了,或是的確有某精神疾病,但並非單純用DSM判斷,要加上實際的臨床經驗。
3. 拒絕受測學校甚多,要求教育部來函增加受試意願。
如果你仔細看這份研究的受試學校(103年104年,105年尚未公布),可以看到明顯的城鄉差距,雖然是符合條件學校的隨機抽取,但幾乎一些人口密集的區域都拒絕這份測驗,願意參與測驗的反而並非是城市區,甚至到最後,因為太多學校拒絕接受,研究者還需要教育部來函學校鼓勵受測,這份研究的代表性因此令人存疑。
4. 自我應驗預言!?
另外,研究中發現父母願意讓學童接受訪談與否的問卷資料分析,整體而言,願意讓學童接受訪談的父母,其家長報告學童的孩童行為檢查表在攻擊行為、焦慮與憂鬱、退縮與外化問題都有一致較高的傾向。就是在測驗中孩子的精神疾病分數較高者,接受訪問的機率也高,反之則不然(越是認為孩子有狀況的家長越傾向接受相關測驗、訪談,測出來的分數當然也高),父母態度影響了測驗的客觀性。
5. 兒童精神病的特點!?
就是不穩定性,因為孩子正在成長中,這份研究是學齡孩童最大至國一做研究對象,任何一位兒童精神科醫師都可以確定一件事:診斷僅供參考,需要時間來做相關的對照跟觀察。為什麼呢?因為兒童是在發展中的過程,任何事件或是狀況,都容易引起類精神疾病的現象及症狀,兒童要確診是需要較長時間的確定跟驗證的,測驗與訪談僅供參考。
簡單來說,假如你用一個醫生的眼光看世界,很抱歉我們絕大多數的人都是有病且不健康的。所以今天當你用兒童精神科的標準放在我們的孩子身上時,得到三分之一這個結論我就一點兒也不意外了。
所以這份測驗讓我們知道正視兒童精神疾病的重要性,但大家也要知道在疾病的角色裡,其實很多的時候是需要更多時間的觀察與專家協助,測驗所測出來的大量數據,其實包含了很多不同標準的意義與概念,並不是說台灣的環境都讓大家會容易得到精神疾病,而是有很多不同的孩子在不同狀況下是需要協助的,即使那根本算不上是精神疾病,所以才會有諮商心理師跟輔導老師的存在。
所以這份研究的出發點很好,讓大家可以更正視、理解兒童需要被幫助的問題,這才是真正重要的。但是大家也不要太擔心生病這件事,因為依照這樣的標準來看,就像朱德庸老師的書一樣:大家都有病,其實我們每天都正在生病中唷,您說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