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是一個油條引起的情緒開始的...
「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此句出自《禮記˙禮運》的第18篇,意思是說人的喜(高興)、怒(生氣)、哀(傷心)、懼(害怕)、愛(愛情)、惡(討厭)、欲(慾望)等七種情緒是人天生就擁有的,不需要經由後天的學習而得。也就是說,其實早在西元前四百年左右,情緒就已經被人所重視了,而且與我們密不可分,同時他也訴說著人有情緒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因此我們很需要去瞭解說,究竟什麼是「情緒」?而當情緒來的時候我們又該怎麼去「面對」?
本篇文章要談面對情緒的七個方法
所謂的情緒,是指經由外在的刺激所引起的生理反應,例如:跟朋友一起玩耍聊天會很高興、看到不喜歡的食物會很厭惡、被別人碰到逆麟會很生氣、找工作被打槍會很傷心等等,這都是我們在接收到這些會勾起我們情緒的線索時,身體會很自然產生的情緒反應,而我們的臉部表情、說話口氣也會不由自主的流露出我們當時的情緒狀態。可是在很多的情況下,我們是被限制不能表現出我們的情緒的,特別又是那些不受人喜愛的負面情感,舉凡服務業、櫃台人員、面對老師上司,甚至在公共場合中也沒有人喜歡他人恣意的生氣、破口大罵。
在一月底時有則新聞令我很印象深刻,是有位先生在買油條時,被旁邊的男童給咬了一口,當他跟男童的家長理論時,對方卻說:「一口油條又不會少塊肉。」讓他氣的用油條往男童的頭上打了好幾次。當然,我們單看這個部分可能會覺得男童的家長很不可理喻,而那位先生的情緒控管可能也不是很好,才會鬧出這樣的新聞。可是那位先生真的只是情緒控管不好嗎?後續那位先生其實有現身說法,是因為當天他遇到了很多討厭的事情,讓他焦躁、生氣的情緒很滿,才會在聽到男童家長的話時整個情緒洩洪了出來,沒辦法控制自己。
其實當我們的情緒進來的時候,有很多種方法可以讓我們好好的應對與面對。西方的學者Gross在2001年時就提出了一套理論叫做「情緒調節的歷程模式」,主要就是在告訴我們說情緒的整個歷程長什麼樣子,而我們又可以怎麼去調節、調整好我們的情緒,其歷程大致可分為兩個部分,分別是前因焦點情緒調節、以及反應焦點情緒調節。
前因焦點情緒調節
是指情緒在被我們所意識到前就進行了調節。
(1) 情境選擇-選擇或避開會引發特定情緒的情境線索,例如:當我們在買油條時,只要看到男童就先躲起來不要買,以免被吃掉。
(2) 情境調整-改變引發特定情緒的情境線索,例如:買油條有容易被吃掉的可能,那就改買盒裝的蛋餅,這樣就可以放一百二十個心了。
(3) 注意力轉移-在面對引發特定情緒的情境線索時,改變注意力的焦點,例如:比起被吃了一口的油條,更重要的是明明點了冰豆漿但卻是拿到熱豆漿,轉移自己的注意到店員身上。
(4) 認知改變-調整對於環境線索的認知以改變情緒,例如:雖然油條被吃了一口很不開心,但男童家長居然讓他餓到需要吃別人的食物,也是滿可憐的。
反應焦點情緒調節
是指情緒在被我們意識到後才進行調節。
(1) 壓抑情緒-將情緒壓抑下來,不留露於表面,例如:忍著生氣的情緒,想著只是吃了一點小虧而已,沒有必要和對方計較。
(2) 沉著冷靜-深呼吸或離開現場,以助情緒的穩定,例如:聽到對方家長的話後先深呼吸個五六次,再請求對方的賠償。
雖然我們可以了解整個情緒調節的歷程,但若壓抑情緒到達了某種程度後,我們的情緒就會像滿出來的水庫一般,整個洩洪了出去。因此,在整個情緒調節的歷程中,我會建議各位除了上述的六種方式之外,可以再加一個「情緒揭露」,嘗試讓我們的情緒有一個出口,跟其他人分享看看,如此我們便能好好與我們的情緒相處,讓自己常保好心情、好情緒。
P.S. 新聞與照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請告知。